电影影像的照明——北电影片分析教案 - 摄影 -

来源:教务处 作者: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发布时间:2015-09-14 08:08:36 浏览次数: 字号:A-A+
思考题:
①、照明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②、何为“三点布光”?
③、照明的工具有主要哪些?
④、举一部你认为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谈它好在哪里?
⑤、照明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⑥、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
林格伦认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被摄对象运动;②摄影机运动;③照明。
波布克认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胶片;②构图;③照明。
他们都有“照明”(即我们通常说的“光”)。可见,照明(光)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摄制组中,人称灯光师为“灯爷”。
苏联人李奥•穆尔讲:“电影据以制造其造型材料的现实,在拍摄前我们亲眼所见的与拍摄后它们在银幕上的‘等价物’──这绝不是其间可以划等号的数值……电影摄影的感光同我们人眼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众所周知,只有光化光,才能使电影胶片上的乳胶起化学作用。乳胶对人眼所看不见的光射线(紫外线)感觉性能很好,而对某些能对我们的视觉器官产生强烈影响的射线感觉性能却很差。由于这种‘光化作用’,被记录在胶片的乳胶上的对象的影像,决不可能同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对象的影像完全一样……某些对象由于其自身的外形和由于其所固有的反射性外表的特性的光影分布,在拍摄到胶片上以后,能产生特别富有效果的阴影、半阴影和光斑的组合……它们能‘自动变形’。他们在银幕上比我们在现实里所看见的显得更‘富于效果’和更美丽。”
──《电影艺术译丛》1981•3 P57─58
穆尔这里讲的“更富于效果、和更美丽”,其实都是在就光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而言的。
波布克讲:“完成片中的每一个影像都曾经过某种照明处理。光使我们看见影像。我们看见什么和怎么看,这往往取决于光的性质和质量……”
我体会波布克讲的“看见什么”,是指光给被摄物以物质的生命;而“怎么看”,则是赋予被摄物以艺术的生命。
电影中的照明曾经经历了一个不讲究(早期电影,仅仅是照清楚被摄物)到讲究(三、四十年代的电影,精雕细琢,每一个画格都犹如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佳作),又到“不讲究”(现代电影)的过程。现代电影是貌似“不讲究”的“讲究”。精心布光,但是却使光效与生活中该场景实际的光效一致,使观众觉不出布光的处理如《克莱默夫妇》。(表现主义的作品除外)。

一、照明的种类:
1、按光源划分:
①、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
②、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2、按光线的性质划分:
①、散射光(软光);
②、直射光(硬光);
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
①、主光:
A、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的格局;
B、多用硬光,并且它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
②、副光:
A、它是辅助主光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软光(散射光)。
4、按光位划分:
①、顺光(正面光)优点:易于较完整地交待一个平面形象或者细节。缺点:呆板,无变化。
②、侧光:电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这种方法照明,使被摄物富有层次感。
③、逆光:从背面打光。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
④、顶光:头顶上垂直照下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丑化。
⑤、脚光:从人的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得残暴。
二、照明的实际操作
具体拍摄一部电影,最通常使用的布光方法即是所谓的“三点布光”。
“三点布光”的主要作法如下:
1、首先把主光光源(主光灯)放在被摄主体的前面,注意它应与被摄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
2、然后,在被摄主体的一侧布置副光,以部分地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摄主体所形成的阴影。
3、最后布置逆光。把光源放到被摄主体后面的高处,使被摄主体的四周的边缘有一个光环,使主体富有立体感。
(在传统电影中,“三点布光”是必用的方法。现代电影中,有时已不用。)
照明的灯具主要有两类:聚光灯和散光灯。
聚光灯:“S”,5000W(大型);
“Z”,2000W(中型)
“750”,750W(小型)。
前面有可调节的旋钮。
散光灯:不可调节,用纱网或透明纸。
反光板:(蒙着锡纸的胶合板),在拍外景的时候,往往要用反光板来补光。
另外在拍外景的时候,日光与摄影机的水平轴线最好构成45度的角度。日光低了,主体会显得缺乏层次;日光高了,主体的阴影会过重。
三、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
提问:每一个同学讲一个你认为在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讲它好在哪里,并谈照明在电影中断作用。
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
1、曝光作用:照明使电影的底片获得准确的曝光量,使底片在冲洗之后,能得到正常的底片密度;
2、造型作用:照明使二度空间的画面根据摄影艺术创作的要求,恰当地呈现出被摄对象的质感、立体感、空间感等艺术效果。
3、构图作用:照明产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体,并且平衡画面的构图,使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4、戏剧作用:
①、描写、表现环境:
《现代启示录》:丛林:幽暗。
城市、美军基地:明亮,宛如白昼。
《风柜来的人》:风柜:
高雄:
《法国中尉的女人》:
海边:阴天
陆地:阳光明媚
萨拉房间,幽暗。
他人房间。光明。
②、表现人物的心境:
《一个男人是一个女人》:“明媚初恋”前车内。
《出租汽车司机》:
③、塑造、刻划人物:
《现代启示录》:基戈尔中校──威拉德上尉──科茨上校。
《一个与八个》:9个人──女卫生员。
《法国中尉的女人》:
萨拉与他人:暗处理。他人(未婚妻)明处理。
萨拉自己:从暗到明。
迈克自己:从明到暗。
④、表现主题:
《现代启示录》:两种文明的相遇。
《一个与八个》:扭曲的灵魂的伸展。
《法国中尉的女人》:爱人主题与情人主题。
爱人主题(过去时空):从暗到明。
情人主题(现在时空):从明到暗。
⑤、 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疯狂的代价》:
⑥、 表现独到的生命体验:
《白色》
《与往事干杯》
《长大成人》
《好男好女》:
太阳树间穿行,“被轮暴”。
阿威被杀。晃动的斑斓的光影表现死亡。
“姐妹之战”之后,光影表现痛苦。
电话认定阿威后,光如同一个游荡的荒野孤魂。
得到丈夫死亡消息。惨白的光表现内心的体验。
《阳光灿烂的日子》:
“初见画中人”:在明暗中穿行。
“再见画中人”窗前凝立。屋顶行走。走进门洞
“骑车送米兰”:用太阳接月亮。
《站台》:
开始。黑暗中,灯光点点闪烁。小人物的处境,一代人的处境。与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迥然不同。
⑦、 渲染、升华、象征
《阳光灿烂的日子》:
“再见画中人”:捋头发。屋顶行走。
“冲头发”:白衣米兰。
《天堂》:树下做爱。
《再见南国》:
结尾。黎明与黑夜交汇处,死亡。极端的绝望。
⑧、 作为叙事主体与核心
电影《蓝色的女人》中,色彩是电影叙事的主体和核心。同样,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光成为叙事的主体和核心。或者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一个光的作业。
《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对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感受和回忆,首先是“光”的。“那时候好象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们,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布光在一部影片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曝光作用:布光使胶片获得达到洗印标准的曝光量。
造型作用:布光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立体的、造型的美感。
戏剧作用:布光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戏剧化效果。
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布光已经远远不是完成上述三个任务。换句话说,电影视听语言中的一个要素“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已经远远不是使胶片获得足够的曝光量,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造型上的美感,使画面中的人物具有戏剧化效果。这里,“光”已经成为《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影片的电影叙事的主体与核心。
前面我们讲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核心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昂扬向上、波澜壮阔的激情的宣泄和喷发。《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光”处理,如同这种激情的宣泄和喷发,全片笼罩在一片金黄的、温暖的、辉煌的、灿烂的光芒之中。
反映一个特殊的时代,表现自己心中的激情和作品昂扬的主题,《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光”的运用,如此地准确、淋漓尽致和激动人心。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布光的写意性、印象性、主观性,和“光”作为影片电影叙事的主体与核心,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与其他电影在“光”的运用上的最大区别。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布光处理,主要分三种情况。
1、室外布光:
为了更好地表现影片的主题,室外布光多选择在大晴天,选择在阳光充足,光线很“透”的情况下拍摄。
屋顶行走:
2、室内布光:
室内布光以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营造和渲染一种温暖的、金黄色的布光效果。如马小军看到“画中人”照片的米兰的卧室,如米兰洗头的水房,如小姑娘跳舞的教室,如莫斯科餐厅等等。
作用:
①、 形式感: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拍摄环境空间感、层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体和面部阴阳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强烈。
②、 美化人物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极大地美化了影片所要歌颂的人物(米兰),并且,淋漓尽致地表现马小军心中浓郁诗意和美丽爱情。
如“为米兰冲头发”段落:
镜头638:特写 水壶中的水浇到米兰的头发上。阳光洒在米兰的脖子上。米兰脖子上细细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
阳光洒在米兰的脖子上。特写镜头使我们看到米兰脖子上细细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歌颂一个女孩,赞美一个女孩,电影中的布光和特写,会表现得如此地激动人心。
如“再见‘画中人’”段落:
镜头329:特写 马小军的手轻轻地捋过一根长长的头发。金色的阳光在头发上闪烁着。《乡村骑士》音乐响起。(叠)
金色的阳光在“画中人”的头发上闪烁。用头发上闪烁着的阳光,表现马小军心中爱情的浪漫、美好和诗意。
③、 主观性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人物和环境的主观色彩更加浓厚。
④、 少年视角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拍摄环境空间感、层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体和面部阴阳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强烈。而这种阴阳反差强烈,造型效果鲜明,恰恰是少年马小军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的视角。这是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布光处理的异常突出的一点。
姜文对环境,对环境与光的关系的感受是异常强烈的。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把姜文的这种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在“初见‘画中人’”的段落中,布光使“画中人”的房间阴阳分明。段落开始时,马小军手举望远镜站在阴影中。后来,马小军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墙上的“画中人”。马小军上前一步,马小军从阴影中走到了灿烂的阳光下。用“光”的暗、明变化,写少年马小军内心巨大的激动,和马小军神圣而伟大的爱情的觉醒。
3、曝光过度: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光效处理。在影片的一些段落中,制作者有意使胶片的曝光过度。
如“为米兰冲头发”段落的后面,在米兰的房间中拍摄米兰。
镜头668:近景 米兰身穿洁白的上衣,黑黑的长辫子垂在米兰的胸前。米兰目光如锥,凝视着马小军。突然,米兰笑了。
米兰身穿洁白的上衣,黑黑的长辫子垂在米兰的胸前。米兰胸前黑黑的辫子使白衣更加洁白。
一方面,使用颗粒反差强烈的特殊胶片,进行高调摄影。同时,强烈的布光,使被摄主体米兰曝光过度。高调摄影和曝光过度,使米兰的黑发、白衣更加突出、强烈,更加增加米兰的美感和不真实的成分(“画中人”)。
总之,通过曝光过度表现拍摄对象的美好,和马小军的爱情的迷狂及马小军特殊的心态。
(有颜色的彩色光的运用,为了讲述的方便,我们将在后面的色彩一节中讲述。)
四、电影创作中的照明处理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运动、照明、色彩是影像部分的三个重要内容。)
电影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
1、总的照明风格:
根据影片的风格确定照明的风格。
A、纪实风格:
①、多用自然光,阳光,天空光。如果是在室内,那么它的光就应该是该室内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灯光)所发出的光。(尽管这一点在实际拍摄中较难做到)。
②、多用散射光(软光)。
③、如果使用“三点布光”,那么,主光、副光、逆光之间的对比不要生硬和明显。
④、场景中的主光的方向应与该场景内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室外是阳光;室内是室内发光的灯具。
B、浪漫、夸张、表现主义风格:
在用光上没有一定之规。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绚丽夸张。
C、商业片:
①、布光应使被摄主体清晰可见。它不能象纪实风格的影片那样,为了接近生活,被摄主体有时会若隐若现、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③、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鲜明的作者对它的主观评价。
④、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鲜明的戏剧化特征。
2、具体人物的照明处理:
影片主要人物,必须要有他的照明处理方案。如《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查尔斯,安娜,迈克,未婚妻等。
3、具体场景的照明处理:
《法国中尉的女人》:
海边:
陆地:
萨拉房间,
他人房间。
4、使电影底片的曝光量达到国内电影洗印厂洗印电影底片所能允许的最低值。
课堂作业:用光的元素完成“一场戏”,题目《窗口》(用分镜头剧本形式)
【附学生作业】
作业三、
《窗口》
一、玫玫房间 晨
淡入。
1、中景: 黑暗的、静寂无声的玫玫的房间。字幕:“早晨”。
“铃——”闹钟响起。
黑暗中,一辆轮椅从右面驶至窗前。
黑色的窗帘缓缓拉开了1/4。一道晨光射入屋内,照到轮椅上的玫玫的脸上。玫玫是个漂亮的女孩儿,她的耳朵上戴着一副耳机。
玫玫向窗外上方望去。
2、中景—小全 仰拍 推(变焦) 透过玫玫的背,外面迎着窗户是一堵矮墙矮墙后面是一座摩天塔楼。镜头从玫玫的背变焦往前推,穿过玫玫的后背,穿过窗户,穿过矮墙的上沿,最后推到墙上面塔楼的一个阳台上。
一个身穿红色练功服的女孩儿出现在阳台上。
3、小全 玫玫高兴的表情。
玫玫打开了手中的录音机。优美的音乐响起。
4、小全 仰拍 在玫玫的音乐的伴随下,塔楼阳台上的女孩儿开始练功。朝阳下的身穿红色练功服的女孩儿象一团燃烧的火焰。
5、近景 玫玫看着练功的女孩儿的激动的脸。
突然,一个光点在玫玫的脸上一闪,玫玫左右寻找着光点。
玫玫继续看练功女孩儿。
6、小全 仰拍 塔楼阳台上的女孩儿在练功。优美的音乐伴随着女孩儿的优美的动作。
淡出。
二、塔楼男孩房间 晨
淡入:
7、小全 俯拍 镜头从塔楼男孩房间的窗户俯拍对面小楼一层玫玫的窗户。玫玫若隐若现地坐在窗帘后面。窗前是一堵矮墙。音乐声缓缓响起 字幕:“又一个早晨”。
三、玫玫房间 晨
8、中景 优美的音乐声中,玫玫戴着耳机看着对面阳台。
9、小全 仰拍 塔楼阳台上的女孩儿在练功。女孩儿穿了一身蓝色练功服。
突然,对面摩天楼上一个亮点一闪。
10、近景 玫玫被亮光闪得眨了眨眼睛。
四、塔楼男孩房间
11、中景—小全 拉 俯拍 望远镜镜头:玫玫若隐若现地坐在窗帘的后面。镜头从望远镜镜头拉出来。金属支架上一个巨大的望远镜,一个男孩蹶着屁股用望远镜看对面小楼的玫玫。
五、玫玫房间
12、小全 仰拍 镜头透过玫玫的背,看到塔楼阳台上的女孩儿在练功。优美的音乐伴随着女孩儿的动作。
淡出。
六、街道 晨
淡入。
13、全景 大雨笼罩着城市。字幕:“又一个早晨”。
七、玫玫房间
14、小全 玫玫缓缓拉开窗帘的一部分。部分微弱的光线射入屋内。
15、中景 仰拍 窗外下着大雨,对面的塔楼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16、小全 玫玫一下子拉上了窗帘。
淡出。
八、玫玫房间 晨
淡入。
17、中景:黑暗的、静寂无声的玫玫的房间。字幕:“早晨。”
“铃——”闹钟响起。
黑暗中,玫玫摇着轮椅从右面驶到窗前。
玫玫打开了录音机,优美的音乐声响起。玫玫缓缓拉开黑色窗帘的1/4。一道灿烂的朝阳直射入黑暗的屋内。
玫玫戴着耳机眯缝着眼睛向窗外上方望去。
18、小全 仰拍 透过玫玫的背,窗户外面的那堵挡着窗户的矮墙不见了。对面塔楼跳舞女孩儿的阳台也淹没到上百个一模一样的阳台中。
19、中景 侧面 玫玫一下子扯下了整个窗帘。
犹如大海决堤,灿烂的朝阳顿时撒满了玫玫的房间。
20、近景 玫玫激动地看着窗外。
21、小全 窗户犹如一个巨大的宽银幕电影银幕:街道上涌动着五彩缤纷的人群。
九、塔楼男孩房间
22、近景 男孩看着望远镜,他笑了。
23、小全 男孩得意地收起了望远镜的支架。
十、玫玫房间
24、中景 玫玫平静地坐在窗前。
25、小全 背面 透过玫玫的背,窗外的街道上涌动着五彩缤纷的人群。
玫玫缓缓摘下了耳机。音乐声停止。
26、特写 静寂中,轮椅的轱辘轻轻转动着方向。
27、中景 背面 透过玫玫的背,窗外的街道上涌动着五彩缤纷的人群。
玫玫的轮椅向左驶出画外。
街道上五彩缤纷的人群充满了画面。
画外传来开门声,街道上的人声、汽车声,小孩子的嘻笑声顿时涌入屋内。
【附学生作业】
作业三、
《窗口》
一、学校食堂大厅 傍晚
镜头1、大全 灯火通明的食堂大厅。
几排长龙排在售饭的窗口前等待买饭。
镜头2、中景 (移) 一个个紧闭着的售饭窗口。
镜头3、特写 挂着的小黑板:上面让人无法辨认地歪歪扭扭地写着菜名和菜价。
镜头4、中景 几个紧挨着窗口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叫“三儿”的小胡子。后面传来喊声:“三儿!什么菜?”
“三儿”抬头看了看小黑板,然后转身向后面喊着:“葱爆王庚年,油炸冯小宁!”
“铛铛铛”“三儿”身后的一个学生突然敲起了饭盆。
镜头5、全景 “三儿”等也敲起了饭盆。
镜头6、大全 犹如一个巨大的交响乐队在演奏,整个大厅响彻着敲饭盆的铛铛声。
二、同上
镜头7、特写 一个紧闭的小窗口突然“啪”的一声打开了小门。
镜头8、中景 (横移) 一个个小窗口依次“啪啪”地打开。
镜头9、近景 窗口前,一个学生在买饭。透过他可以看到窗口内一个面貌姣好的女售货员在卖饭。女售货员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镜头10、全景 不时有学生端着热气腾腾的饭盆挤出人群。
三、售货操作室内
镜头11、中景 “三儿”的头伸进了窗口。
镜头12、近景 “三儿”嬉皮笑脸地:“丸子,小姐,丸子……”
镜头13、中景 女售货员厌恶地接过饭盆。她抄起大铁勺,“哐”地一声连勺带丸子一下子砸到了“三儿”的饭盆里。
镜头14、近景 “三儿”惊呼着:“盆儿!借的,盆儿!……”
镜头15、近景 女售货员翻着眼睛厉声地:“两块贰!”
镜头16、中景 “三儿”从饭票夹里往外抻着饭票。突然,灯灭了,顿时四下一片漆黑。
镜头17、特写 黑暗中,大铁勺紧紧地扣着饭盆。
四下响起了学生们鬼哭狼嚎的起哄声。
四、食堂大厅
镜头18、大全 黑暗中的大厅,敲饭盆声,嚎叫声此起彼伏。
突然大厅里出现了点点烛光。大厅里渐渐地静了下来。
镜头19、近景 (跟移) 随着蜡烛的前行,镜头一一移过一张张被烛光映红了的激动的脸。
远处一个男生突然唱起了“乌溜溜的黑眼中和你的笑脸……”“呕──”顿时大厅里响起了学生们的起哄声。
五、售货操作室内
镜头20、近景 烛光映照着女售货员的没有表情的脸。
镜头21、近景 “三儿”举着饭盆和一把饭票离开了窗口。
六、食堂大厅
镜头22、全景 闪烁着烛光的大厅中,学生们胡乱地唱着“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等样板戏的唱段。
“三儿”端着饭盆挤出了人群。
镜头23、中景 “三儿”一边走一边低头看着手中的饭票。突然,他一转身,往回走去。
七、售货操作室内
镜头24、特写 桌上插着的燃烧着的蜡烛。
镜头25、中景 女售货员把一个盛满菜的饭盆丢给一个学生。
“三儿”的头突然伸进了窗口。
“三儿”举着几张饭票笑着说:“小姐……”
镜头26、近景 女售货员警觉地:“干什么?……”
镜头27、中景 “三儿”笑着把饭票放在了窗台上:“您多找了我两块钱。”
“三儿”转身离去。
八、食堂大厅
镜头28、全景 “三儿”费力地往外挤着。
一个男生坏笑地喊着:“三儿,雷锋呀,三儿!”
“呕──”众人一起给“三儿”起着哄,其中不断有人伸手打他,或者伸出脚踢他。
“三儿”笑着往外挤着:“对不起,对不起,这个妞实在是太漂亮啦!”
突然,来电了。大厅里顿时灯火通明。众人立刻欢呼了起来。
镜头29、大全 灯火通明的大厅,众人热烈地欢呼着。
九、售货操作室内
镜头30、近景 灯火通明的操作室,手举着大铁勺的女售货员嘴角一抿“扑嗤”一声笑了。
十、食堂大厅
镜头31、大全 灯火通明的大厅万众欢呼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