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学习再出发

来源:本网站 作者:wjh 发布时间:2013-04-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号:A-A+

  

 















       4月11-13日,我校数学组的田剑佩老师、语文组的张金红、地理组的姜文举老师在刘铮老师的带领下赴安徽省池州市千秋学校参加了郑州市区域“高效课堂”培训研讨交流会。

       两天的学习,四位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式培训、参观集体备课、模式植入亲自授课、研讨沙龙等形式全面了解了千秋学校的“高效课堂”的理念和内涵,参训的老师纷纷表示:“本次学习使我们开阔了思路,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学情、校情不同,我们应该带着问题批判性的学习和反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用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且行且思,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理论链接>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新语词大词典》对高效的解释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责任,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课改,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

 适应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

        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是20%;说一遍是70%;动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练等)是9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主要是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新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 “三不讲”是: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教师应删除那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环节,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接轨,多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让学生参与并表达见解。

 <郑州课改风向标>

         4月5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典型报道”栏目,以“矢志不渝打造“自主课堂””为标题,深度聚焦河南省郑州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纪实。
        文章回顾了郑州十年课改,分别从关注课堂方向、课堂行为,到关注课堂文化的重建,对课改带来教与学行为的深刻变化;课程改革如果不伴随评价的变革,其过程将举步维艰——课改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整体推进、行政与教研双轮驱动、搭建平台、典型引路——行政推动为课改推进提供强大动力等三个方面对郑州市到底走过了什么样的路、课改又给郑州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进行了深度解读。
        文章最后指出:以校本教研为支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重点,以行政推进为保障,郑州市课改走过的是一条问题持续解决、注重成果积累、不断生成提升的持续生长之路。
                                                                                                                                                  责任编辑:魏建辉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