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歌且行!这所高中处处闪着艺术之光:别样艺术人生从这里开启

来源:教务处 作者:wjh 发布时间:2019-05-29 16:53:58 浏览次数: 字号:A-A+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任何人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

在这个匆匆的时代,教育每天都在发生改变与突破,每一次的改变与努力,都是为了一切变得更美好。正如郑州二十四中的艺术特色一般,在不断的突破与坚守中演绎精彩、收获成功。

一切艺术都是开在枝繁叶茂的知识之树上的鲜艳花朵。在郑州二十四中这片艺术特色的土壤上,更多的艺术之才从这里成长、成才、成功。

破与立:闯出艺术特色高中振兴之路

郑州市建设西路与桐柏路交会处,是郑州二十四中所在地。今年4月,郑州二十四中“乐音飞扬”合唱团的学生们第五次站在了第六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的舞台上。

高二年级音乐专业学生翟孟阳虽未参加此次展演,但仍然内心自豪:当初选对了。从初中就喜欢音乐的她在中招报名时,第一目标就选郑州二十四中。她知道,这是一所以艺术为特色的高中。

但是,翟孟阳不知道的是,学校的特色之路已经走了20多年。

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人们对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坚守传统,还是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问题。每一个二十四中人更明白,变革不是用新的去代替旧的,而是用匹配的代替不匹配的。

于是,1992年,郑州二十四中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育结构,积极开发优势资源,大胆开办音美特长班,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突破口有了,但特色并非一朝一夕的“自贴”或“被贴”标签,它是学校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社会认可的办学特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经过20多年的艰辛努力,鲜明的办学特色使郑州二十四中闻名遐迩,也闯出了一条艺术特色高中的振兴之路。十几年来,先后有百余所高校在郑州二十四中设点招生,每年来此考试的省内外考生多达十几万人次。

“郑州市首批音美特色学校、郑州市首批美育示范学校”是对郑州二十四中艺术特色的最好注脚。

恒与弃:艺术因为坚持有了光芒

音乐专业的林雨欣和翟孟阳每天都要练发声,学音乐的人必须特别讲究饮食,不能吃太甜的,不能吃辣的,她们可以克制得住。有时候真的馋了,她们也会吃点不辣的麻辣烫,或许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但吃的过程依旧开心。

从最开始以为学音乐只是唱歌,到现在的视唱、听音、乐理等课程,林雨欣才明白,原来美妙的音符背后有这么大的世界。

她们说,这源于老师的用心引领。在这所学校,音乐老师全部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学院。

林雨欣和翟孟阳每天练发声的同时,美术专业的宋佳睿和唐鑫楠也是每天不停地画着速写、素描。这种简单的生活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她们心里明白,不放弃,坚持学,艺术就有了光芒。

无论音乐专业的她们还是美术专业的她们,心中都有一个执念:要和学长学姐一样优秀。

这里,有太多让她们崇拜的学长学姐:弓丽,毕业于郑州二十四中,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博士,现就职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王翔宇,毕业于郑州二十四中,现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研究生;吴静,毕业于郑州二十四中,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朱丹青,毕业于郑州二十四中,现就读于意大利皇家艺术学院……

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已然成为她们奋斗的目标。她们也知道,成功的获得,需要超长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他们愿意为此付出。

150平方米的形体训练房、35间标准琴房、38个画室、设施一流的合唱室、演播厅和数码钢琴教室、小型剧场……每一个功能室都是小小的世界,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顺着自己的方向生根发芽、向光奔跑。

与她们相比,马梦阳和原高林是学校招收的第一届书法专业的学生。楷书、行书、隶书、篆书是每天的必修课。

120平方米的现代化数字书法教室将智能硬件、数字交互等新技术与传统书法相结合,实现了数字科技与书法传统的完美融合。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当更多的“马梦阳们”来到这里,谁又敢说,未来的他们不会比学长学姐更卓越?

舍与得:“富有”从每一个课堂开始

在教育的法则中,因材施教重于一切。在郑州二十四中,每一位教育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那个固定的课程内。

“教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哪里”这是所有课堂都要解决的问题。在郑州二十四中也不例外。怀着对教育的理解,所有二十四中人在不断地尝试寻求新的突破。

当“双艺课堂”将艺术课堂与课堂艺术完美融合,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每一个人都深知,舍得,不是简单的放下,而是抉择中的扭转与突破。舍得就是富有的开始。学校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就是基于“舍得”原则,删繁就简、去难存易,保留80%的80%,将国家课程的规定动作,通过二次开发演变为适合艺术生学情的校本课程。它追求文化课程的艺术化。

而艺术特色课程则以学生个性发展、爱好培养为突破口,实现学校艺术特色课程化、精品化。活动综合课程在“实践”的基础上,以德育活动、社团活动为切口,实现德育课程品牌化、社团发展课程化。

如今,以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课程为中心、艺术特色课程和活动综合课程为两翼的“双艺课堂”校本课程体系初步形成。

老师们说,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同学们说,学习兴趣更浓了;有特长的学生说,特长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

这就是唤醒生命的力量,每个过程都有相应的快乐、困难和承担,但掌握了节奏以后,也必将收获满满。

“双艺课堂”校本课程体系的有形成果应运而生:仅2018年,学校就开发出涉及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学科8个品种。

2019年,郭新芳老师编订《高考议论文实用写作教程》,历史组陈淑洁老师完成了《历史学科——开放性试题解题方法及训练》,也铺开使用。

随着美育教育、核心素养等观念深入人心,艺术课程也由之前的强调校本艺术特色课程1.0版本,升级为强调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的校本艺术特色课程,就是2.0版本。

花与果:匠心不怠 浇灌出最美苔花

在每一所学校,当所有的想法转化为行动,它们所打造出来的特色与对教育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正如龙应台所言: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翻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

在郑州二十四中,也正是一代代师生的努力,“尚美卓行”的学校精神得以传承并结出硕果。

“乐音飞扬”合唱团2006年荣获第八届国际合唱节银奖、2007年荣获全国第二届教育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2009年荣获河南省中学教育艺术节合唱一等奖、2010年荣获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冠军赛银奖、2012年荣获美国辛辛那提第四届合唱比赛冠军赛银奖、2016年荣获全国第五届教育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2018年(德国)世界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金奖。

2018年,郑州二十四中合唱团、舞蹈社团双双荣获河南省教育艺术节一等奖。

何皆旋、万谨、魏琪……这些学生也在郑州市的比赛中大放异彩。

“不能把艺术教育沦为一种技巧培养、技术传达;应当努力将教育转化为学生积淀受益一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转化为学生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所需的文化修炼。”这是所有二十四中人的承诺,也是教育灵魂的深度和温度。

鲲鹏大翼更丰满,何惧长空万里遥。我们有理由相信,郑州市二十四中将在创建“中原艺术名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培育更多向阳盛开的“苔花”。


原标题:且歌且行!这所高中处处闪着艺术之光 别样艺术人生从这里开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