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卓行,郑州24中极具“美”的气质

来源:教务处 作者:wjh 发布时间:2019-05-28 15:30:36 浏览次数: 字号:A-A+

郑州二十四中:极具“美”的气质

每一所学校都有它的独特气质,北大的气质是自由,清华的气质是严谨,剑桥的气质是浪漫。学校气质能让接触学校、了解学校的人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坐落在中原区建设西路109号的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也拥有独特的气质,“尚美卓行”的办学精神传承并结出硕果。

“强化艺术特色,提升文化内涵,促进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特长”的艺术办学思路,“以美厚德、以美益智、以美润才”的办学特色,让走进二十四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的“美”的气质。

 

1.jpg

学校的气质从何而来?从校园文化中来,也从学生管理中来,更从教师队伍中来。

 

正气务实,这里有“引领者”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郑州市学科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24中校长陈峻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教师。自从2016年5月来到郑州24中担任校长,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讲台,现在还是一名高三历史教师。

校长讲课,让同学们既紧张又兴奋。“校长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我们一起在课堂里学习交流,感觉很好。”

“刚开始上课时,因为老师是校长,不免紧张。但我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慢慢成为了朋友。”“校长上课特别幽默风趣,完全没有距离感。”

现在,陈校长成了学生们喜爱的历史老师,还是大家心目中的“男神”。教师节,陈峻老师收到了同学们精心制作的图文贺卡。

在学校官方网页上,校长寄语栏里,只有10个字:“忠诚、干净、担当、实干、民主”。这10个字,恰恰是陈峻一直坚守的,和学校的8字校风“团结务实、开拓求新”高度契合。一个有正气的校长,才能更好的管理一个学校,提升一个学校的境界。

在陈峻看来,校长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校长坚持到教学一线,能够更清楚了解学生们的真实需求,理解老师的切身感受。”陈校长说,坚持站讲台,能更好的知道一线教师的甘苦,走进他们的心灵,听到他们的肺腑之言。

如今,校级领导任一线教师,在24中成为了常态。

2.jpg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拔尖人才、中学生物高级教师、24中党委书记常玉霞教高一10班的生物课。

全国艺术教育学会理事、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书法教育先进个人、郑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学美术高级教师、教学副校长葛中营是高一书法班的书法老师。

郑州24中的教师们也在业务上“你追我赶,不甘人后”。

3.jpg

锐意创新,这里有“塑造者”

郑州24中强化师德建设,通过引进、培养、培训以及名师的辐射带动等形式,建设一支具有高标准职业道德、高水平教学能力、高素质和谐观念的教师队伍。

目前,郑州24中在校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26人,中高级职称教师100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36人。

在郑州24中教务主任刘铮看来,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作为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刘铮在课堂上活泼幽默,气氛充满激情,吸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征服了一批批的小迷妹小迷弟。下班后,你会发现,她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也许是在认真备课,也许是在为学生讲解问题,也许是在加班整理材料。

在郑州24中,从来都不缺极富创新精神的教师。

地理组教研组长姜文举老师既是党员先锋,又是业务骨干。多次在市级、校级示范课评比活动中获奖。他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教案,以娴熟驾驭课堂的能力,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教学形式,形成了良好的模范带动效应。

成绩不佳,是困扰学生和家长的最大难题。怎么办?郑州24中历史教研组长刘兵老师有办法。

根据成绩和性格特点,刘兵将帮扶对象分别“包”给各任课老师,以便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他分层布置作业,把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题两部分,既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吃好,也让成绩落后的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喜悦感,从而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干劲。

5.jpg

大爱随行,这里有“知心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姜文举老师一直坚信的准则。在班主任工作中,他也一直践行着自己的准则。

“班主任工作也是千头万绪,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诸多的问题都需要搞清楚。”姜文举说,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聊天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耐心细致,宽严相济。他的学生都亲切的喊他“姜哥”“老班”,毕业生中有很多都是当时高校艺考成绩专业第一名。姜文举也获得郑州市十佳班主任称号。

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第一届最美教师的刘兵,从教21年,从不间断地资助贫困生。科学管理、不断创新、以身作则,他的教学成绩屡创学校历史新高。

从教初期,有一次刘兵老师批评一名学生,那学生当场顶嘴:“你就会用老师的权威来压我”。这件事情对刘老师触动很大,他逐渐认识到单凭老师的权威来压服学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刘兵主动与团郑州市委联系,以班级的名义连续21年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21年来累计资助失学儿童10余名,刘兵以实际行动深深地感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

6.jpg

德艺并行,这里有“雅美者”

厚德励志,博雅笃行,铸中原艺术特色名校。一所学校的气质,会渗透在这所学校的一花一草中,也会渗透在师生的一言一语中。

走进郑州24中,优美的乐声和朗诵声,声声入耳;精彩的画作,件件入目。作为郑州市具有艺术特色的市级示范性高中,郑州24中让你随时随地感受到“美”。

4.jpg

美,能浸润心灵,能滋养生命。郑州24中以“尚美卓行”为学校精神,坚持课程改革、质量提升、普艺并重,把郑州二十四中建设成为中原艺术特色名校。

在24中,音美教师有31人,其中拥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4人,郑州市音乐中心组成员1人,美术中心组成员1人。

学校音乐教师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学院;美术教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全国知名美术学院。

8.jpg

王淳是郑州24中乐音飞扬合唱团的钢琴老师,也是学校的音乐教师。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永不停歇、执著追求事业的人。

“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水,更是一潭不断新进的泉水。”王淳老师坚信这一点,挤时间努力提高自己,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写读书笔记,撰写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由于王淳老师在音乐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2019年成功入选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成为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

合唱团的指挥老师罗思思从教15年,她时常在想:“要是能使同学们的人生情感在音乐中得到升华,那该是多么的美好!”她想带着学生走到更大的舞台上。她学习德国的奥多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等等,这在中学生合唱训练中是非常超前的概念。课堂上,她为学生讲述音乐背后有关哲学、情感、环境、自然、文化等方面的故事,让学生带着感悟、灵魂去歌唱。

郑州24中音乐教研组长王兰云是音乐学科教学的引领者。她带领音乐组老师集体编写出适合校情的《郑州二十四中音乐生校本课程》,使孩子们一下子“迷恋”上了音乐。

2019年4月,学校“乐音飞扬”合唱团在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荣获合唱类一等奖,合唱团成员李笑涵说:“王老师虽然有时候很严厉,但她的悉心教导总是令我们受益匪浅,我们都很爱王老师!”

11.jpg

作为郑州市首批美育示范校,郑州24中坚持“普通教育求突破、美术教育拔高度、音乐教育续辉煌”的发展策略,稳步推进“双艺课堂”教学模式。

正是在这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下,一批批教师脱颖而出,自由发挥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学生的各种素质潜力也可以在常规的教育机制下得到迸发,实现更好地成长。

按照校长陈峻的话来说,“教育以人为本”,不仅要以“学生为本”,也要以“老师为本”,前者是主体,后者是主导,以“学生为本”才能“愉快成长”,以“老师为本”才能“愉快教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