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60后思政课教师张汉亮:立德树人,打造思政“金课”

来源:政教处 发布时间:2019-05-21 17:35:32 浏览次数: 字号:A-A+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张汉亮,精心备课,钻研教材

张汉亮老师,精心备课,钻研教材。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张汉亮,召开主题班会,润物无声

张汉亮老师召开主题班会,润物无声。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张汉亮,带病上课,不耽误学生一节课

张汉亮老师带病上课,不耽误学生一节课。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张汉亮,参与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

张汉亮老师参与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张汉亮,张汉亮老师编写的思政课校本课程

张汉亮老师编写的思政课校本课程

张汉亮,1989年8月参加工作,在郑州24中一线任教中学思想政治课已整整30年。张汉亮深受其高中时期的政治课教师——著名思政课教师吴显华老师的影响,立志教书育人,志愿报考师范学院政教专业,决心把吴显华老师的“教书育人、育人为先;言传身教、身教为先”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发扬光大;决心要像吴老师那样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教育教学功底和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那种热爱、责任和崇敬来教育下一代、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高扬民族自信。从他平时的言谈举止间就可以感受到他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工作的那种情怀和担当。

让思政课“红”起来

“言传育人”,张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能驾轻就熟地把育人融入教学,常常借课堂授课之机,升华知识到育人境界和高度。比如,前两天时间,学校组织听了他的一节《生活与哲学》的课——“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在讲了“劳动创造人。劳动促进了上下肢分工,劳动促进了人体结构的形成,劳动形成意识的形式——语言,劳动开拓了认识的范围……”之后,他动情地说道:“同学们,劳动创造了人类,让我们从动物中脱离出来;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让我生活过得更美好;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了我们生命的质量,提高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劳动对人类有这么重要的意义,我们能不热爱劳动吗?我们能不尊重劳动者吗?同学们,五一国际劳动节刚刚过去,习总书记在五一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讲话中倡导我们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自己的行动作出回答,通过辛勤、诚实的创造性劳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顿时赢得同学热烈的掌声。

让思政课“活”起来

在课下、在外出学习培训、在各种可能的场合,他总是说,自己是60后,是农村山沟里走出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一代人。说自己中学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赶上了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让他吃上白面馒头、吃饱了肚子,长高长壮了;赶上了平等竞争,考入大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一路走来,都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为自己提供了好的平台,让他通过自己奋斗和辛勤诚实劳动逐步的、迅速的过上了幸福生活。”

他也经常给学生们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通过学习、分析、对比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政党能够像共产党、新中国那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实现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国家“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和自豪,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

和他接触,总会被感染、被激励。他总说,自己是党员、是政治教师,按照习总书记对政治教师的期待和要求,在立德树人方面理应承担特殊的责任——是不容推卸的。

让思政课“火”起来

2018年9月底中秋节前夕,张汉亮老师在办公室突然觉得一阵胸口闷、紧,同时下颚木、麻,同事们赶紧安排他在旁边休息室沙发上躺下。没过一会儿,又一阵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同事们赶紧打电话给他爱人,同时打120送到医院……大夫们心电图、血压、心率等一通检查,然后下病危,住重症监护……然后做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医院里保守治疗,期间同学们、领导、老师们前期看望、慰问,叮嘱他好好休息。中秋节、国庆节假期之后,同学们、老师们发现他回到学校、走上讲台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9年元旦刚过,由于雨雪地面湿滑,张汉亮老师不慎摔倒,左手腕严重变形。廖新岩老师陪他去骨科医院急诊,诊断为“左手腕部骨折”,左胯部起了一个大血包——可能是他服用了防止心血管病的抗凝药,加剧血液流动造成的。在医生做完麻醉、拉接、打石膏、绑绷带等之后,回到家里已经9点多了。10点以后麻醉药药效过后,整个左手肿胀、疼痛难忍,遵照医嘱又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一早,他又赶到了学校、走进了教室……他说“事发突然,工作没有来得及安排,放心不下。”在领导同志们的劝解、调整安排下,他回去歇了3天,又回校上班了。说“临近期末了,学校有期末考试、还要承接高校的艺术统考,工作繁重,同事们都在忙碌,自己待家里不合适……”。由于放不下他的学生,放不下他的思政课,不顾医生的叮嘱毅然回到了他热爱的讲台。

他总是这样,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世为人。年轻的时候挺拔帅气,同学们称他“施瓦辛格”。几十年过去了,岁月如刀,刻皱了他沧桑的面庞;时光如风,吹去了他稀疏的华发。但是他依然以他那颗火热的心灵而成为大家公认的新时代的“最美教师”,新时代最美政治教师,新时代最美60后思政课教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