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明明听懂了,但为何不会写?——《教学方式变革与课程资源开发》为你解惑
2017年7月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作了题为《教学方式变革与课程资源开发》的报告,从知识分类角度,揭示了学生为什么明明听懂了,结果却不会写的现象。
下面是他的讲义。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由学习内容(学什么)和学习方式(怎么学)构成。
常见的学习内容有八大领域:语言与文学(语文、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政治、历史),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活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就中小学而言,每个中小学按理说应该学习是一样的,但是实际差别很大,这就是另外一个路径——学习方式路径。学习方式的路径造成学生的差异性变大,引起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与改革方向
普遍问题:负担重、效率低。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家庭教育关注的是个体,学校教育则是面向众多的学生,集体的授课。此外,学校教育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关的知识点。尤其是在考试中,时间节点相当重要。但是家长坚信孩子会学会,不求回报的无私陪伴,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发自内心的高兴,值得教师借鉴、学习。故此,养成学习习惯比学习内容重要。
现阶段改革方向:转变学习方式,优化知识结构。
二、学习方式变革的知识观基础
知识的分类(从学习方式角度划分):
1.事实性知识(学科知识)
理解、记忆、再现、判断——记中学
〔事实性知识的三个性质:前提规定,正确结论,学科起点〕
〔学校知识的特点:文本化,学科化,系统化——不太照顾个体〕
〔事实性知识只回答是什么,不回答为什么〕
〔“记中学”的四大困扰:(1)记不住——反复记,费时费力,(2)记住又遗忘,(3)记住不考,忘时考了,(4)记的从来不考,考的从来没记。〕
〔根据遗忘规律调整复习的频率和内容〕
2.方法性知识(学科方法,学习方法)
阅读、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讨论、问对、争辩、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炼、概括、解释、推理、运用、拓展——做中学
〔通过操作完成:自己读,自己观察,自己用……把客观知识内化自己的主观认知,能实践中运用,此时知识才有意义〕
〔例如,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学生听懂,但确实不会写,教师在讲写法时其实是内化外一致的,学生听到的是外,没有内在支撑,知识从方法性的变成事实性的,处在学习的起点〕
言传知识、可意会不可言传(鬼使神差)、默会知识(言传是冰山一角,其他都是默会)
〔讲的多,很容易把方法性知识变成事实性知识,学生表面事没有记住,实质上是没掌握方法〕
〔大量作业是套用,是模仿,让学生记住模子,而不是运用,做中学。判断是方法性知识还是事实性知识的标准:目的,手段,评价(依靠标准答案的应该是事实性知识)〕
3.价值性知识(学科意义,学习意义)
体验、反思、取舍、比较、借鉴、分享、定向、创造、信仰——悟中学
〔建立在学科思想上的三观,通过体验,取舍,反思……形成自己的信仰〕
〔学校教育之所以多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看世界,进行判断〕
〔做中学,悟中学:短期低效,中期有效,长期高效。记中学:短期高效,中期无效,长期有害。不好的老师把活知识教死,好老师把死知识教活。〕
〔记中学是解决不了方法性问题,但做中学可以记住事实性知识〕
〔做中学是核心,三个是同一个过程,是共时态的。做中学、悟中学合起来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仅有学生自觉主动的的含义,还应包含有主见,即“批判性学习”,有主次,即节点性的和以点带面的学习。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学习方式的设计。)从老师讲的好转到学生学的好,完成一种范式的转型。
尖子生(通过学成为尖子生,而非天才):善于预习的学生,善于归纳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所谓的尖子生往往从误打误撞到自觉行为,只有对于归纳提炼比自己好的老师的课,才愿意听。所以教学第一要素是学科阅读,其次把做中学还给学生。
三、做中学与悟中学的教学环节
(一)课堂预习
〔一线教师具备哲学基础:人性论(有弱点,有光鲜的一面)、价值论(思考价值,角度改变观念,思路决定出路)、方法论(怎样实现)〕
例如,1.低年级天性好动,“动中学”;2.贪玩,动的有趣,玩中学;3.偷懒。
(二)自我检测(预习题)
(三)交流问题(交流分工,预判)
〔家长关注的角度不对。比如孩子考98,家长关注丢的两分在哪?学生考100,家长希望知道还有几个?〕
(四)教师讲解〔先学后教,少讲,讲学生不会的〕
(五)课堂小结〔主体是学生〕
(六)针对性练习
(七)两个指令:
(1)行为指令〔eg.〕
(2)内容指令〔五个内容:预习时间,那些材料,哪个角度(没有角度的讨论是聊天),主要问题(形成问题链),评价标准(工具)〕
〔没有内容的指令,外行的妈妈变成祥林嫂的唠叨,要有内涵〕
四、教学方式变革的五个关键词:目标、资源、方法、兴趣、分类。
〔基础性的统一的多,差异化的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