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能力---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liuzheng 发布时间:2017-07-03 00:40:08 浏览次数: 字号:A-A+

 

 

华东师范大学校门

 

 

华东师范大学校训

 

 

柯政教授率先开讲

 

 

吴江林校长热情互动

  2017年7月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柯政教授在郑州24中骨干教师课程高级研修班上率先开讲。他为各位学员做了题为“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师课程能力”的讲座。

         课堂上,柯政教授首先抛出了“什么是课程?”这个问题,接着分享两件事例来揭示课程的实质。他认为: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学生发展作为逻辑的起点,重新审视所有的教学过程。课程的四要素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要素“一贯设计、一体化实施”的过程。因此,学校课程建设也要围绕“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这四个方面来解决关键问题。

           那么,教师课程能力如何提升?柯教授提出了四个着力点,即教师的目标定位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选择能力、教学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建议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思维方式要上提一级,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研组应该对于教材进行认真研究、改编,使其校本化。教师要有效、高效、创造性实现课程目标,改变教学方式。知识不是灌输而应该是点燃、唤醒。评价先于教学设计;建构适合学生情况的试卷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柯政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部主任、兼任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对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课程基本理论等领域颇有研究。课后,学员邢忠海老师就“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方面如何在教学目标中叙写?”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下午的讲座更实用、具有可操作性。主讲人吴江林,杭州市塘栖中学副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高中校本教研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材发展中心特聘专家。他与大家分享的是 “建立以“题”为核心的教学研究与管理体系”。

    他的“以“题”为核心是指例题、习题、试题、讲题、命题,他建议:“以试题库为抓手,引领老师对教材、学情、高考的研究”。基于例题“一加一加一集体备课”,倡导教案个性化的同时,要求关键问题的严格统一。精细化的管理带来的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构建学科知识图,简单的事情流程化学科知识多维细目表;流程化事情定量化各科作业布置、收取定时、定量表,定量化的事情信息化油印试卷申请批复单他把诸如:踩线生监控,选取典型错误,作业精选、精练,限时训练,学情反馈,学生应试心理与技巧提高,课后时间安排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等问题,全部以“五题”(例题、习题、试题、讲题、命题)为抓手,得以基本解决。

          吴老师是来自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让他成长为一位校本教研专家。我们24中人不乏这样的勤奋者,这就需要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汲取新的理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推陈出新,在不断否定和重塑中提升教育教学智慧。

           郑州二十四中展翅欲飞,必须内强自身、外借助力,此次华东师大之行,就是优化我们自身教学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很好助力。开班仪式上,陈峻校长勉励大家:“希望每位学员都能成为搏击长空的鹰,成为凌空挥毫的笔,绘就盛夏累累的果实,篆刻出二十四中卷轴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