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关于开展说课竞赛的活动赛方案

来源:本网站 作者:wjh 发布时间:2013-11-1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号:A-A+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关于开展说课竞赛的活动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我校教学水平,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机会,特举办教师说课竞赛活动。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常玉华

成    员:邢文书 刘铮

文 科 组评委:薛琴、张新红、孙景周、王振业、刘兵、姜文举、刘铮

理 科 组评委:邢忠海、王兰云、魏建辉、侯少华、郑玲、宋建军、张海林、邢文书

三、参赛人员:40周岁以下的所有任课教师

四、活动日程:

1、准备阶段:(10月21日---11月17日)

(1)教研组组织学习说课方案、说课内容及说课评价标准;确定参加教研组内说课比赛教师;参加说课比赛教师积极做好说课准备。

(2)教研组组内开展说课比赛,选拔优秀者参加第二阶段学校说课比赛。

(3)参加学校说课比赛人数: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各2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信息各1人,共18人。

2、比赛阶段:( 11月18日下午、11月20日下午)

(1)11月18日(周一)下午,在103教室召开文科组参赛教师及评委会议,由参赛教师抽签决定说课内容、顺序,现场进行说课竞赛,时间2小时左右。

(2)11月20日(周三)下午,在103教室召开理科科组参赛教师及评委会议,由参赛教师抽签决定说课内容、顺序,现场进行说课竞赛,时间2小时左右。

 3、总结表彰阶段:(12月25日)

比赛结束,评审小组对比赛情况进行总结,教务处统计成绩,公布比赛结果,并进行表彰。

五、活动要求:

1、说课教师要认真对待,精心做好说课准备工作。

2、2人参赛的教研组长准备某册中的3个课题,1人参赛的教研组长准备某册中的2个课题,供选手抽选课题。

3、说课时间必须达到10分钟且严格控制在15分钟之内。

4、评审小组成员要认真研究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地评课,并当场为说课教师打分。

六、说课内容:(见附1)

七、评分标准:(见附2)

本通知电子稿在教务处邮箱jiaowuchu24@163.com

 

 

教务处  教科室

 

 

                                                2013年10月15日

 

 

附1、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目标与内容的确定、选取和分析

(一)教师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说出所教学课题的教材主要内容,说明该课题教材内容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各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说课时,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说出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要说教材相关部分的作用地位,要注意分析教材的系统和知识结构,教材展开的逻辑层次,教学的关键,提出处理教材的方法和依据。

(二)说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以及确定目标的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学总体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培养目标和教学的认知和方法目标。

2、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注意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3、立足于打好基础,着眼于培养能力,注重于全面发展。

4、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与渗透。

5、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既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班级学生实际,符合青少年心理及思维发展规律。

6、为保证教学目标切实实施和达标情况的检测,教学目标的表达应尽可能简洁、明确并且便于测量。

(三)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与结构特点,说出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不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所采用的共同的方法。

一堂好课的教学内容有如下三个特点:

1、应给的有关知识、技能、思想、行为习惯符合科学性,即没有错、缺、漏的现象。

2、体现内容的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单位时间教学的知识密度适当。

3、能充分地保证教学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教学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合理的时间利用率,体现教学的时效性。

(四)说出该课题教材内容中的练习设计

二、说学生——分析学习主体,研究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能动的主体,教学活动赢当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归宿。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学生,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准确无误的分析,这是教学活动得以正确开展的基础。说学生必须研究学法,所以,以下几点是说课教师应该引起关注的:

1、说出自己如何教会学生会学。这堂课将对学生进行哪些具体的学法指导。教师要围绕学生发展这一根本点设计自己的学法指导方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具体而言,教师说学法,就是要说如何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思维的方法,创新的勇气;如何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批判性思维,探究性学习;如何以知识学习为载体,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说出自己如何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学习的具体过程以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所设计的材料和问题是如何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习惯、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教师是如何注意选择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灵活采用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辩论演讲等学习形式的。这里,教师要说明学生学习新知识以前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经验,这中经验会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方面和培养途径,如果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识记、理解、运用三种想学习能力。教师说学生能力培养,应客观分析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与态度。

4、说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高效学习。学法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课堂情景设计,包括引入学习的方法设计,学习高潮的创设等等,教师有启动了学生学习的内趋力,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不辞辛劳地去探究。

三、说教法——介绍选择“教”的方法与策略

说教法,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理论依据。具体而言,说教法包括:

1、说出该教学内容所适合采用的哪种方法,以及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要点,要求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灵活掌握教材,采取适用而多样的辅助手段,运用形象生动的、鲜活的感性材料,灵活采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求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把握兴趣点的具体措施。

3、突出如何遵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

4、本节课教学如何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5、说出该教学内容如何适时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技巧媒体以及这样做的理由。

6、说明板书设计,包括安排哪些内容,怎样编排,有何个性化等等。

四、说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是指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移的时间序列,即教学活动如何引发,又怎样开展,怎样结束。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特色的艺术性的教学安排,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个性与风格。

一般而言,说教学程序应从下面几个问题阐述:

1、说出整堂课的设计思路及程序。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说课教师在说教学设计思路及程序时,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清楚。

2、说出主要教学程序与环节的理论依据。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包括“要学什么”“能学什么”“学得怎样”;反映在教师教的方面,则是“应干什么”“能干什么”“干得怎样”。说课者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

3、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具体包括:怎样运用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活动的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4、说教学程序还应具体关注这些方面:如何分层落实教学目标;如果反馈调控;如果按逻辑层次和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有序地呈现教学内容;实验的操作方式;媒体的选择、呈现时间与方式;学生活动的组织、调控;学生能力培养的切入点、方法、途径,以及达标的检测评价办法等等。

五、说得失——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课后说得失,应从以下内容入手:

首先说出自己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是否有长进,是否突破了陈旧过时的教学理念,是否注意贯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全新的、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是否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了科学的课堂教学效能观。

其次,要说出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学法的指导上是否有改进,有哪些改进。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在课堂上重新定位,以及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法与学法的改进与发展。

附2、                        说课评价量表

姓名

 

时间

 

学科

 

课题

 

A指标

B指标

得分值

得分

 

教材分析

(20分)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5分)

 

 

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5分)

 

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5分)

 

教学内容重组、拓展、安排(5分)

 

 

学法指导

(15分)

学情分析(5分)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及采取的措施(5分)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5分)

 

 

 

教学方法及手段

(18分)

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6分)

 

 

教学方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及实效性(6分)

 

教学手段的运用(6分)

 

 

 

 

 

 

教学过程的设计

(35)

“主体”作用的体现(8分)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8分)

 

结构设计合理、条理清晰(8分)

 

教学过程中反馈与联系(8分)

 

板书设计、作业要求(3分)

 

 

说课设计及艺术

(12分)

教师语言规范、简练、生动、具有感染力(4分)

 

 

仪表教态自然端庄(4分)

 

 

整体设计的合理性、渗透性新课程理念(4分)

 

 

评语:

合计

 

等级

 

           

注:评委依据评价内容及分值的条目,在对应的登记栏记下相应的分数。累计后按照由高到低取一二三等奖。本表仅作评价参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