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应对高考历史方法之何为电子阅卷

来源:年级组 作者:李彦 发布时间:2017-04-18 17:01:59 浏览次数: 字号:A-A+

轻松应对高考历史方法之何为电子阅卷

传说高考阅卷都是电子阅卷,电子阅卷是什么样的呢?

相信考生和家长都知道考试流程和考试规定文具,但是各位肯定没看过电脑阅卷流程啥样吧!很多同学毛躁,涂卡划两下就过去,殊不知,这个行为会让你大大失分!

高考考生一定要注意!认真阅读,你能少丢至少20分!你的命运也许就在这些小细节里!

一、试卷是如何扫描的?

1、如果不使用规定的2B铅笔,可能识别被误判为“空选”,造成失分。

2、蓝色钢笔书写后,扫描字迹较浅,若无法辨认,容易误判或不给分

3、作图未使用规定铅笔,或下笔太轻,会造成扫描看不清楚,请慎重。

4、言表述需简明扼要,勿超出答题区域。

二、老师是如何阅卷的?

1、主观题和客观题

    一般客观题为选择题,由电脑自动阅卷完成;主观题为填空题、解答题,划分区域后,由人工网上阅卷完成。改卷中存在争议的部分,往往都是主观题部分。

2、正评和仲裁

高考中,一般每道题由两位老师独立评分,即为正评。评卷前会在系统内设定一个允许误差,比如1分,若两位老师评分不超过允许误差,则得分按均值计算;若评分超过允许误差,则试卷提交到第3位老师进行仲裁,作为最终结果。考试按不同题型分类,允许误差为0分或1分。

3、试卷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老师们在网上阅卷中发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答题情况。答题超出指定区域、字迹潦草、涂抹严重、选考题题号填涂与作答不符、答案不分层次……类似的丢分实在不应该,也得不偿失。

评卷误差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解题过程的规范性,二是书写的规范性。由于解题过程的不规范,其实是方法掌握得不够全面,各题迥异不具代表性,这里主要展示一些书写规范性的问题。

①危险的字迹,无法辨认,或容易引起歧义。

②解答题未化简到最终结果可能会扣多分;填空题以下三种情况未化简则全扣。

③千万别和阅卷老师开玩笑,情节严重者,本题即使有部分正确依然0分处理。

④答题不规范的典型情况及应对措施:

A字迹潦草

问题:字迹潦草、字迹过淡的情况不少。高考阅卷是在计算机中阅读扫描后的考生答题卡,没有平时纸质阅卷那么清晰易认,加上高考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字迹不清楚的试卷是不受阅卷教师欢迎的。

应对:书写差的学生应加强书法练习,不仅每个字要力争书写工整、大方,而且整个卷面要做到干净、清洁;答题卡答题范围设置是假定用三号字书写两倍正确答案字数的大小,考生无需担心字写大了书写空间不够;考试时统一要求学生使用配套的0.5mm考试专用水芯笔,避免笔迹过淡或过浓导致扫描不清晰。

B题号填涂与作答不符

问题:试卷中有选考题,要求考生除了答出所选题目的答案外,还要在答题卡中将相应的选择题号涂黑,而部分考生出现答题内容与所涂题号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做,该题0分。

应对:答选考题时,一定要头脑清醒,选定要答的题目一定要涂对题号,否则白费了工夫,还不得分。

C超出规定区域答题

问题:部分学生还没想好便匆忙答题,以至于格式没安排好,超出了该题预留的答题位置。在网上阅卷中,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应对:答大题时,想好了再动笔,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要有条理,不能写了半天还没入主题,重要的东西没地方写了,再东找点地方,西找点地方写,结果不得分。

D答案分块

问题:有的学生答案布局不合理,内容分成了几块。“分块”现象容易导致阅卷教师漏阅得分点,造成赋分过少的现象。

应对:高考试题中的非选择题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因此,书写答案前先确定需要书写的要点个数,规划好答案的整体布局,在书写前对答案打好草稿,然后从左上角往右下角书写,这样就不会出现图示的“分块”现象;备考过程中加强对高考非选择题答案的揣摩,分析答案要点有几个,答案依据在哪,为什么只答这几个要点等。做到答题时条理分明,避免书写之后又补充答案的现象。

高考在即,掌握这些方法让你事半功倍,预祝我校高三文科考生考出理想成绩。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