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反思示例
教学案例反思示例
案例1 冲动的惩罚 一天,班长跑来告诉我:体育课上,体育委员和另一个同学打架了,并且还有一个班干部帮体育委员打架。我一听,心里大为光火:这几天我刚刚说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严禁动手打架。怎么当作耳旁风了?班干部竟然带头打架,这还了得!一时之间,我真想把打架的几个同学狠狠地当众臭骂一顿,或者以暴制暴,让他们也尝尝被人打后痛的感觉。可是,这样做能解决问题吗?他们冲动了,采取了不理智的行为,我堂堂一个班主任也能如此吗?那不是成了只许州官点火,不许百姓点灯了?得先弄清情况再说。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学校要举行篮球运动会了,体育老师让体育委员组织班上同学参加,这自然让爱好篮球运动的几个同学欣喜若狂,当然也包括体育委员和那个帮着打架的班干部。可这时,一个同学突然说了一句:“我们打球的那么差,反正都是输,有什么组织的必要!”这下可惹祸了。体育委员一听,当即就给了他一拳(事后,他说当时便没存心要打他),旁边的另一个班干部也帮着体育委员打了起来。幸好,体育老师没走,及时调解,没有酿成大事。 于是,我找来那个说落后话的同学,说:“你知道,今天这事的导火索是什么吗?”他说:“是我说了落后话,打击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我说:“很好,你对问题认识得很清楚。那么你能不能说说这件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他说:“一是众怒难犯,二是话不能乱说。”我说:“聪明,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啦。这样罢,你以你说的两点为中心给我写一个总结,并保证不再犯,行不行?”他说:“行。”我见他还站着不动,就问:“你还站着干什么?”他说:“你还没惩罚我。”我说:“你认识已经到位了,又做了保证,不需要惩罚了。”他高兴地去了。 我又找来两个体育委员和那个班干部。因为他们身份不同,我先不说话,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让他们静静地站了一会,感受老师的不悦,说:“能说说你们打人的动机吗?”他们说:“他说了侮辱我们班级的话。”我说:“非常好,动机很高尚。为维护班集体的荣誉而战,我支持你们。但是,我想,高尚的动机一定要用野蛮的行为来实现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他们不说话了。我又说:“用一个词形容你们现在的心情。”一个说:后悔,一个说,紧张。我说:“好啊,人因敬畏而善良。这两个词表明你们还有羞恶之心,知道自己错了。那能不能说说错在哪里呢?”他们一起说:“不该动手打人。”我说:“还应加上‘尤其’二字,你们说是为什么?”他们说:“我们是班干部,要以身作则,我们却做了反则。”我趁势说:“暴力带来的结果是……”他们说:是暴力。我说:“那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怎么办?”一个说:不理它,一个说:用事实来证明他说错了。我说:“那好,送你们一句话:凡事三思而行。下去后认真写一个总结,从历史、现实,他人和个人的角度来写,题目就是‘冲动的惩罚’,内容可以参考一战二战的具体事例。同时保证遇事不再冲动——当然,如果能向被打的同学道歉的话,那就更说明你们真正觉悟了,做得到吗?”他们说:“做得到。” 一场风波就此过去了。 三个同学都没再出类似的错了。 反思:当班上发生了不顺心的事时,我想,首先要心平气和,事情不发生也已发生了,再生气也没有用。关键是静下心来思考教育对策,设计语言教育的方案,谋定而后动,把产生的负面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并尽可能使坏事向着好的方向转化,决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打无把握的仗给学生造成伤害。教育学生,要让他自己自觉认识到错误,并找到改正错误的方向。这一点,老师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强制学生认同你的道德判断。 例案2 是谁动了我的手机 下午,英语老师跑来对我说:“我的手机不见了,是在家里不见的。我怀疑是XX给拿了的。”我说:“你问过她了吗?”她说:“没有,我们平时那么好,不好意思问她。”我说:“那你说具体点。”她说:“今天中午只有XX和另一个女同学来过。”这下我的头可大了:XX有此先例,如果直接问,肯定不会有结果的。同时又牵涉到个人的隐私,搞不好手机追不转来,又容易伤害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我对她们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看到你们和y(英语老师)这样亲密无间,我真的有点嫉妒。好朋友之间开开玩笑是无伤大雅的,还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可是开玩笑是不可能过分的,有时它有个时间限制,超过了某个时间限制性质就变了。”她们一脸慎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我继续说:“y老师知道你们当中有一个人把她的手机藏起来了,可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还不给她说,她很着急,这就过份了。”一个静静地聆听,一个低垂着头,默默无语。我决定加大说话的份量。 “你们都超过十四岁了,在法律意义上讲,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何况那手机值一二千块钱呢,金额算巨大的了。这样罢,今晚七点钟以前,把手机给y老师和我,这个行为就算玩笑;超过七点钟我就不再过问了,交由司法机关处理吧。”加点的字我说成了重音。说完就让她们走了。 大约过了五分钟,XX哭着跑来说:“老师,我来承认错误……”我说:“没什么,我们都把它当作一个玩笑。”她说:“我很难过,我对不起y老师……”我说:“那已经不是你了,那是旧‘我’,不是现在的新‘我’。就在你第二次走进这里的一刹那,你已完成了自我的转变,道德修养又提高了一层。这一步是多么值得可喜可贺的啊。” 至此,问题解决了。手机追了回来,XX心里没有阴影。 反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也是要犯错误的)?何况未成年人?学生犯错误,是再所难免的。犯了错误,要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给他一个认识错误的理由,让他看到出路。如果围追堵截,不留一丝缝隙,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因为害怕严厉的惩罚,所以一般会百般抵赖,除非你拿到铁的证据。这大概就叫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吧。作为班主任,对策应该是“欲擒故纵”,循循善诱,让问题学生的较宽松的氛围把自己的错误说清楚,交代完全。你才有可能引导他认识错误,走出误区。 例案3 冰冻情感 改作文时,我发现了一个女生透露了对一名男生很是钦慕。这让我想起当初这个男生主动要把位置调到她的后面的情形。他们确实很要好,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可是后来两人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我把他们的位置给分开了。可没想到这让她很不安,并感到无所适从,偶尔还有不太明显的态度对待我,只是我没有察觉罢了。我想他们怕是有早恋的倾向,得好好利用这次评语,既评文又教育人。我想了想,写下了以下内容: ① 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大问题了,证明你已经长大了,真为你感到高兴! ② 这种朦胧的情感的确是最美好的,最有诗意的。老师也曾经有过,至今都难已忘怀。可是我一直都没有点破她,一经点破就不美了。 ③ 人生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人生还有更多更美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追求,还在等待着我们去收获,我们不能为了眼前这点美好的事物而停下脚步,做一鼠目寸光的人。 ④ 最有诗意,最聪明的做法是把这种情感冰冻起来,让它经过岁月的酝酿,变成人间最美的琼浆。 ⑤ 你是那样的冰雪聪明,你会用你聪明的选择告诉我你真的长大了。老师将会继续关注你的成长。祝…… 果然,她以后专心学习,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在临别留言里,她真诚地说:谢谢你,人生的导师! 反思:早恋是中学生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那些在中学时代就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地恋着的,大都是学业荒废,爱情失败,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教师要引导青少年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并强调自己是过来之人,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会教你正确的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将继续关注他(她)的成长,指点迷津,启迪心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