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也是教师的责任(张小乐)
家访也是教师的责任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张小乐
为什么要定下一个如此稍带暴躁性的题目,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前不久学校政教处通知各班主任去领家访记录表,我懵里懵懂前去,只管按要求把表领了回来,总共60份,这样的稀罕之物它将作何使用?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因为从教几年我还是第一次见。后来在老教师们的开悟下,我才明白,这表原来是让老师们去做家访时做记录之用,同时它还有一项特殊功能就是用以工作留痕,应对各种检查。了解到这以后我的心里不觉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所做的这项努力由衷地感到热血奋涌,有措施、有行动,一张张薄薄的家访记录表真真体现了教育者深深的使命感、责任感。
带着几丝期盼和感动,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在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实施家访?我甚至都已在班上物色好了家访对象,这些学生在校的表现使得我越发觉得有必要亲自到他们的家庭里走一走、看一看,或许就能找到改善他们目前不良状态的突破口,我在心里一直这样盘算着直到有一天在和另外几个班主任在一起闲聊时,同事的一个建议彻底打破了我先前的想法,“家访啥呀!咱去了也不见得家长会配合,再说咱们每天都这么忙,一个一个去的话哪里有时间!还不如等下周家长会时,咱们让家长直接把表一填,不完事了。”他的说法瞬间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哦!事情原来也可以这样办!我心里虽有疑问,但在同事们面前也只好展现顺从,在此后的几天里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总觉得有些不妥,像是亏欠学生些什么一样,人性似乎都有软弱的一面,就是明明有主张,但却不能很好地坚持。终于迎来了家长会,按照事前同事们的商定,大家在家长会正式开始之前,让早到的家长陆续把家访表填了。家长会在紧凑、忙碌中结束了,送走最后一位家长,我赶忙去查看家访记录表,看看总共填了多少份,因为此次作为班主任,还有一项使命就是尽量让家长多填表,受其他几位任课老师的委托,回头要给他们每人分几份,他们拿到表后,只用在最后一栏中填上家访评语就可以向学校交差了。
或许这是必然,家访表被家长们填的一塌糊涂,大部分家长都是应付了事,只在上面填写了姓名和对教师的建议,而且是轻描淡写式的,如希望老师以后对孩子严厉一些等等,而对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自己较成功的家教经验两栏却只字不提,只有极个别家长还较认真,表格虽填写的满当,但评价的内容却让我不敢恭维,如XX同学家长写到自己较成功的家教经验时,谈的头头是道,什么多鼓励孩子,少批评,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孩子,讲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等等,而且也对老师提出了相当多的建议,但凭我对孩子平时情况的了解,该学生在自己写的“造成自己成绩提升慢的原因”分析中明确列举了对家长的七条不满,内容和家长的反馈截然相反。眼前的一目让我顿时觉得头脑发胀,这到底是怎么了?当今的教育状况怎会是这个样子,老师,学生,家长本应是一个团结的共同体,但现在彼此却分崩离析,貌合神离,这样的真情比较刚才家长会上的务实、寒暄和热情,真的是反差太大。
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它深深地刺激了我的灵魂,突然间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失败,也很无助,生活中有太多出乎我们想象的事情发生,然而这样的事件发生在老师和家长身上,直接造成的伤害却又间接转嫁到了学生的身上,学生才是无辜的受害者,这的确令人惋惜。我指责家长的冷漠和对孩子教育的不作为,也自责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却没有完全尽到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老师的做法双双缩水,这的确不应该。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的成长需要依靠外部力量的干预和指导,但作为家长和老师这两股对学生成长起重要作用的力量却又如此不能让学生充分的信赖和依靠,我真的不敢想象这样发展下去结局会是什么样,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讲的确不公平。
我们班有60位同学,在本次家长会上,有30位家长按时参加,有21位家长迟到,有9位家长无故缺席,会上有4位家长当会接打电话,有2位家长中途先走。有5位同学的家长是由哥哥姐姐来代开(年龄都不大)。在收上来的47份家访记录表中,有19位家长写错别字或有字不会写的现象,而且字体普遍潦草难看,这样的现实大大超出了我先前的乐观想象。
我很不愿意承认眼前的现实,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这不是捏造,不是诬陷,更不是诽谤,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是真真实实发生了的。
以前我只知道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老师看的很高,都称赞老师这一职业光荣,如今通过这样的经历,我才终于真正意识到,原来的那些赞美其实更是社会对老师责任的深切信赖和期待,因为天底下再没有哪种职业比专门改造人的心灵更神圣,教育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希望,教育兴则家国兴,教育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前我们的很多一线的教育同仁,都有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那就是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定位——教书,纯粹的传授知识,或者形象地可称为考试的指导者,至于育人的职责反倒被忽视,因为前者可以用成绩分数去评定,而后者则很难考量,大家把精力都放在了教书上,乐观的认为教好书提升了学生成绩就可以一好百好,但是却也忽视了因育人不足而造成的教书难的事实,当大家在都发现书难教的时候却又少有人去探究和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即便明白了原因是什么后,同样又少有人肯出面去争取和尝试,所以教育上出现今天的各方“推诿、抱怨”的尴尬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试想在这样的怪圈中,要想真正打破现状,谁更应该勇敢主动担当?责无旁贷当然应该是老师,因为教育是老师的职责,老师从事的是一份社会职业,所以理所当然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果学生变得十分理想,个个勤学善思,敢干、有为,那老师存在的意义也就不那么大了,再想如果家长也都如老师所期待的那样,个个尽职尽责,教子有方,素养颇高,我想教师存在的意义也同样有所折扣,所以,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完美,才折射出了老师职业的光辉和富有挑战性。
日常每每在身边听到有同事抱怨如今的学生差,家长差,教育的大环境差等诸多微词,空气中仿佛便弥漫起雾霾的气息,让人难以呼吸。抱怨没有用,怒气越大越伤身,我想大家与其选择抱怨,选择在原地踏步的乏味单调中相互煎熬、忍耐还真不如在值得期待的未知中去尝试、探索、创新和改变。教育方面的不足、不完美归根结底都少不了老师的责任,教师群体应以大无畏的精神和状态快速惊醒并崛起,真正成为促使教育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功臣。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着容易做到难,归根结底是事在人为。教育是项复杂的工程,任重而道远,老师工作不仅要有热情,更该注重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在面对教育难题时必须冷静的思考,要善于使用辨证的因果理论去决策,去躬行。
家访也是教师的责任,家访是突破和改善教育教学难题的强有力的渠道、抓手,要好好的利用这一渠道。通过这件事、这次反思我想今后我必须要改变行动和策略了,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做好属于自身分内该做的事,这是教师为人师表起码的素养、标准,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职责所在,所以家访工作决不能打折扣,扎扎实实做了相信我的努力和热情一定会如暖日的阳光,能够照亮大地并融化冰雪,为“万物”的生长创造希望和活力,让他们更好地迎接春天,创造春天。
老师、家长让我们之间多一些理解、默契和配合吧!孩子的成长需要你我的坚守和坚持,我们坦诚相待、共同努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