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初心,育人铸魂(陈濛)

来源:教科室 作者:刘健 发布时间:2024-09-19 14:06:03 浏览次数: 字号:A-A+

怀揣初心,育人铸魂

——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陈濛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在学生时代,我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刻在心中。转眼间,离开校园已经两年,我也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菜鸟教师,转变为负担起许多责任的青年教师。从教学实践中的手忙脚乱到气定神闲,两年的时间让我对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初心不改,在新时代为教育事业奋斗。两年前,当我离开校园的时候,也曾对未来感到迷茫。我的学生会是怎么样的?我能带好一个班级的学生吗?直到真正登上讲台,望着几十双热切求知的目光,我却愈发平静而坚定了。因为在这一刻,我感到作为教师的责任、作为青年的使命。我想,严厉也好,温柔也罢,只要用自己最大之热情拥抱这份事业,用最热忱之心对待学生,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初心。

如今,两年过去了,心中那个稚嫩的过去在不断蜕变,新时代的责任、使命又在不断塑造一个新的我。但唯一不变的,是作为青年教师在教育事业的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的初心。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立志容易,但如何怀揣初心,践行铸魂育人的理念却是十分艰难的。

教书育人,在实践中沉淀教学素养。在课堂学习中,随着学习内容难度加深,班级成绩的整体管理和学习进度令我感到有些棘手。班级成绩方差大,部分学生缺乏兴趣,让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作为老师的教学能力。其次,面对公开课,在不断的设计课堂内容和课程内容后,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总达不到自我满意的标准,专业素养仍需锤炼。最后,随着与班级交流的深入,许多学生会向我倾诉日产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想要帮助却缺少经验,不知从何处入手。

面对接踵而来的问题、困惑,我开始逐个制定解决办法。在校领导和其他资深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习并积累了大量教育教学的经验、班级管理方法的经验,我开始逐步尝试在班级内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规划学习进度,确保全班级的参与、提升。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提升活动,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最终通过这些方式,帮助班级许多学生在成绩上得到了提升。在公开课方面,我花大量时间,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观摩了许多校内外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堂,总结出了公开课的一些经验,并与校内经验丰富的老师展开深入研究,将总结出的结论与成果在我自己的课堂上加以落实,克服了原来面临的诸多困难。最后,我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充实自己。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于是我开始学习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查阅了大量专业教学书籍和教学设计,观看了许多专业课程视频,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答疑解惑。在与学生相处方面,我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并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他们与学生的相处经验。好教师需要不断成长,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有人际交往的经验和与人相处的智慧,面对学生、家长的语言技巧和换位思考,都需要我在学习中沉淀、积累。

立德铸魂,潜心打磨核心素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对此深有感触,愈发明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本质上讲是以德为先。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德育才是教育的本质。于是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我又重新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浇铸一颗高尚之魂。经过与许多优秀老师的交流,我意识到,老师才是学校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于是我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开始广泛阅读,积极思考,坚持学习;另一方面我时常在课余生活引导学生的品行志向。一是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坚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养小德才能成大德。二是立远大志向,立鸿鹄之志。立志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从小树立理想信念,激发信仰的力量,能帮助学生茁壮成长。三是保持探索好学之心。只有保持探索好奇之心才能找到学习的动力,才能从老师的被动督促转变为主动探索。

这就是我在实践中的个人成长以及对教师责任与使命的深彻感悟,教师是一份辛苦的职业,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成长。我坚信自己能一直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不断学习的毅力、坚定不移的初心信念,成为一名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