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十四中学生睡眠情况问卷报告
郑州二十四中学生睡眠情况问卷报告
郑州二十四中 刘健
2016年3月21日,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学生睡眠时间课题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进行问卷调查,每年级均是一个文化课班,一个艺术课班。此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347份,回收338份。
问卷涉及睡眠时间、作业耗时、影响睡眠因素归因、改善睡眠方法、瞌睡频率、失眠情况等方面。
一、关于睡眠时间
|
7小时以下 |
7小时左右 |
8小时左右 |
8小时以上 |
一年级 |
32(26.7%) |
75(62.5%) |
12(10%) |
1(0.8%) |
二年级 |
44(36.7%) |
57(47.5%) |
17(14.2%) |
2(1.7%) |
三年级 |
61(62.2%) |
35(35.7%) |
2(2%) |
0 |
总比例 |
40.5% |
49.4% |
9.2% |
0.9% |
(表一为学生睡眠时长的调查统计)
|
远远不够 |
差不多 |
非常充足 |
一年级 |
58 |
61 |
1 |
二年级 |
69 |
50 |
1 |
三年级 |
40 |
57 |
1 |
总比例 |
49.4% |
49.7% |
0.9% |
(表二为学生对睡眠时间的自我判断)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的要求,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长应在8小时,全校达标仅有一成左右,近五成学生睡眠比标准少了一小时。结合学生对睡眠时间自我判断的调查(表二),49.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间远远不够,数据基本吻合。
根据表一的柱状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低于7小时的人数随年级的递增而倍增,尤其是高三下期,学生耗时间拼高考,每天睡眠低于7小时超过六成。
2015年1月,2014级全体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举行的增值评价起点评价。其中有关于学生睡眠情况的简单调查。根据起点报告显示,刚进入高中第一学期,3成多学生的睡眠时间达到了标准,即7—8小时以上;5成多的学生睡眠在6—7小时;只有16%的学生睡眠少于6小时。对比两次的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高中学业的展开,睡眠时间达标的人数减少了一半。
二、影响睡眠的因素
|
课业负担 |
电脑手机 |
入睡困难 |
睡后易醒 |
环境影响 |
一年级 |
46 |
19 |
44 |
29 |
22 |
二年级 |
40 |
21 |
41 |
26 |
14 |
三年级 |
39 |
18 |
31 |
18 |
14 |
总比例 |
37% |
17.2% |
34.3% |
21.6% |
14.8% |
(表三为学生影响睡眠因素归因的调查统计)
|
1h以内 |
1-2小时 |
2-3小时 |
3h以上 |
一年级 |
27 |
70 |
18 |
5 |
二年级 |
37 |
66 |
11 |
6 |
三年级 |
27 |
56 |
12 |
3 |
总比例 |
26.9% |
56.8% |
12.1% |
4.1% |
(表四为学生家庭作业耗时的统计)
班级 |
作业耗时多的学科 |
一7 |
39(69.64%) |
二5 |
31(45.59%) |
(表五为一二年级艺术班作业耗时较多的学科的统计)
从数据上显示,影响学生睡眠的最主要的因素为课业负担重,占到37%。这个比例虽然低于我们的预判,但是比较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任课教师的座谈以及作业耗时情况的调查统计,学生家庭书面作业超过2小时仅有16.2%。足见对于我校学生而言,虽然他们认为自己承受的负担很重,但实际上他们由于自身的学习习惯及老师督查作业的严厉程度,擅长自我减负降压。
表五清楚地看到对于一二年级艺术班来说,艺术学科的课下作业还是很占时间的。因为问卷时三年级已经完成艺术单招考试,转而全力复习文化课,因此在回答作业耗时较多的学科时没有人选择专业。
睡眠质量不佳而导致的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分别占到34.3%和21.6%,分列第二、第三。
其中因环境影响而影响睡眠,譬如光线刺眼、噪声吵闹等,住校生占到84%。
三、改善睡眠方法
|
周末补觉 |
午觉 |
睡前放松运动 |
药物 |
生活习惯 |
饮食 |
什么都没做 |
一年级 |
83 |
46 |
21 |
4 |
20 |
1 |
9 |
二年级 |
70 |
35 |
25 |
5 |
24 |
10 |
15 |
三年级 |
67 |
41 |
15 |
4 |
14 |
1 |
10 |
总比例 |
65.10% |
36.1% |
18.04% |
3.84% |
17.16% |
3.55% |
10.1% |
(表六学生改善自我睡眠的尝试统计)
|
午觉人数 |
30分钟 |
30-60分钟 |
60分钟以上 |
一年级 |
68 |
36 |
31 |
1 |
二年级 |
59 |
38 |
19 |
2 |
三年级 |
64 |
32 |
31 |
1 |
总比例 |
56.51% |
31.36% |
24% |
1.2% |
(表七有睡午觉习惯的学生午觉时长的调查)
“缺觉补觉”这种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比例较高,超过六成五。根据科学研究的结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美国睡眠协会年会上报道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青少年,注意力不能集中、完成任务需花更长时间。这些影响会逐渐加重,且不能通过周末睡懒觉得到完全改善。
与单纯周末补觉相比,睡午觉对人体更有益,有36.1%的学生选用这种方法。这个数值与有睡午觉习惯的学生比例56.51%有较大差距,但和睡30分钟以下午觉的学生比例31.36%比较接近。其实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钟为宜,如果超过30分钟,人体便会进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
提高睡眠质量的小招数,诸如合理饮食,睡前放松,调整生活习惯等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四、打瞌睡
|
天天 |
经常 |
偶尔 |
从不 |
一年级 |
11 |
27 |
78 |
4 |
二年级 |
18 |
30 |
61 |
11 |
三年级 |
19 |
22 |
55 |
2 |
总比例 |
14.20% |
23.40% |
57.40% |
5% |
(表八关于学生课上打瞌睡的调查)
|
没有精力 |
学科困难 |
课堂无趣 |
一年级 |
53(44.2%) |
45(37.5%) |
59(49.2%) |
二年级 |
53(44.2%) |
34(28.3%) |
51(42.5%) |
三年级 |
39(39.8%) |
51(52%) |
20(20.4%) |
(表九学生打瞌睡归因)
学生上课打瞌睡已成为普遍现象。只有5%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从未打过瞌睡。打瞌睡很大程度上是生活作息晚、睡眠不足发出的警示讯号。对学生课上打瞌睡归因的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课堂的授课方式;而高三面对高考压力,强调学科知识的难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