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录播培训学习内容总结

来源:教务处 作者:wjh 发布时间:2016-09-01 10:00:15 浏览次数: 字号:A-A+

8月底录播培训学习内容总结

 

8月底参加录播培训,把和老师有关的一些知识内容简单整理,和大家一起分享。

内容一:一师一课标准解读:

一、前期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每课时长以30—45分钟。

(二)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应选择教室、录播室等授课现场。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数字音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至少3机位),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及以上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讲课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录制方式:最好采用现场切换录制。现场导播镜头调度要求:环境交代清楚,主体人物突出,主题内容表达充分;景别大小适当,细节表现清晰,镜头切换流畅、组接合理。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认真检查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字号大小适当,能让学生看清,色彩简洁明快,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对于有老师讲授互动性课件时,可以用摄像机拍摄,以便把老师的讲解完整记录;对于单纯的展示性课件,可以对屏幕拍摄,也可以将课件转换为一路视频,直接切换插入;对于网页等字号特小的画面,要给出特写镜头。

二、后期制作要求

(一)片头与片尾。片头、片尾不超过5秒,应包括:年级、版本、学科和课题名称,教师姓名、职称,单位(学校名称、LOGO)等信息。片尾包括制作单位、人员,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三)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稳定,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且多机白平衡一致。(4)视频电平:视频全信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 p-p。

2.音频信号源:(1)教学现场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可以通过教室喇叭播放作为现场声音拾取,也可以通过调音台混音录音,混音比例要适当。(2)电平指标:音量电平适中,声音应无明显失真、过冲、过弱。(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4)声音和画面、口型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无环境噪音或其他杂音。

三、视、音频文件要求

(一)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课堂实录30—45分钟。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

②课堂实录的格式以MP4文件为主,其他主流视频格式均可(建议H.264压缩);

③课堂实录原片分辨率在720*576或以上,建议1280*720视频数据不大于1G,文本小于100M;

④码流为1.5-2.8Mbps;

(二)视频帧率为25帧/秒。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外挂字幕文件。不要带外挂字幕。

 

教师上传课堂实录时,点击“上传”按钮,在弹出的信息框里填写资源名称,点击“点击上传”按钮,查找您已准备好的视频文件,上传完成后点击“保存”即可。

注:本次活动无需教师下载、安装视频转码及视频上传插件

 

 

 

内容一: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

 

内容三:录播课堂五忌

一忌:目的不明

为提问而提问,新课改要求启发学生思考,提倡师生互动忌讳独角戏,变满堂灌为满堂问。

二忌:乾坤挪移

提问问题与回答都很快,“你说……你说……”, 一般问,而非特殊问,对不对,是不是…… 学生回答几个字。 乱点豆,前边一个后边一个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跨度大,镜头没法捕捉到学生特写。

三忌:情有独钟

一节课只提问一两个人,出镜率太高。只提问学习好的,回答全是标准答案,课堂没有生成的东西。

四忌:隔山打牛

明明要提问张三,却看着李四说

五忌:齐问齐答

看来学生适应,但不是积极的适应,不能促使学生独立思维,反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坏习惯。

 

内容四:关于课堂媒体的使用

注意:    

  

    红外型电子白板,只要在白板0.5cm以内就会有反应。

    别拿白板当白幕,明明有白板却还接鼠标,信息技术素养欠缺。

后期可更改的环节,分组讨论、学生制作过程、学生练习等,此类过程不能过长,否则会显得课堂拖沓特别要注意此类过程老师的引导作用。删减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穿帮、保持过程环节的相对完整,以不明显的删减感觉为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