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宣传知识

来源:政教处 作者:贾丽萍 发布时间:2023-10-11 16:12:35 浏览次数: 字号:A-A+


 

 

  气温逐渐转凉秋,冬季高发疾病也开始活跃了。尤其是传染病,如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细菌性结膜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

 

秋季常见传染病

 

8d6a8577d2a9436289bc575742b23b4a.png

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是什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b7acbde4830444d8b62afeb3db319354.png

 

47614f253bef4b5692ea9c45ccd9300a.png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后引起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全年均可发生,易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传播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儿童多见)、腹泻(成人多见)。

  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是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

0005d2745c5541f2af38f2dfc58ce171.png

 

6038bf10580947969d2e8337849af111.png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大嘴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肿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的腮腺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一般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7b8ee57736b444b5bf245945fd650e2a.png

  传播途径: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接触被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被传染。

3c190ac8ae244b3ea8e70de78b27214a.png

 

3a14521c599640089471f16572fe3473.png

细菌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最常见症状有眼红,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看到清晰血丝,还可能会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

 

传播途径:传染途径多为污染的毛巾、洗脸盆、手指或其他用具等。

853c9c54668c40c39bb4bc6dbb0263a1.png

4075488ce51545178fcbf619575d7033.png

 

212da27bd5834ab5ab2b6ebefa605d85.png

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肺结核的症状很多,主要包括:咳嗽(干咳或有痰)、发热、呼吸困难、疲劳,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咯血、胸痛等。

  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病人咳嗽、打喷嚏喷出的飞沫就有可能传染给他人。

7102b71c1de1438c81ba1ab01525b0f9.png

 

0f59f22a30754e448c2bbd799557a6f0.png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口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

5ec7dfd6acf04af1b79ee2404c7d06bf.png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

7c8b5c9183834c28a1f57163f4c8d8e0.png

 

7976618f0dad48aabd72a2f6f2681ffb.png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疾病初期类似感冒如发烧、头痛、咽喉痛等,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

ef5128765442446f95d8b5e599fe3cff.png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

58d7916b586c4c2881e33ffba854e0b9.png

  尽管传染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大不相同,但它们的传播方式大都是相似的-通过空气、接触传播。因此预防方式也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1.做好健康监护。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牢记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与其他同学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

  3.室内勤通风。家中及教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良好生活习惯。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不吃寒凉食物,不喝生水,多吃蔬菜。

  5.天气逐渐转凉,注意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运动后避免冷水洗脸、洗头。

  6.在外就餐应注意预防,如不食用不洁、无证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

  7.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各类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请符合条件的人员请按照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全程接种疫苗,筑牢免疫屏障,才能抵御传染病的侵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