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不少孩子都配有手机。孩子携带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间的联系,但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1.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等症状,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容易导致“玩物丧志”或“乐不思蜀”的恶果,让孩子“不经意”中走向消沉和迷失而荒废了学业和前程。
2.易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手机短信、微信、微博隐蔽性强,网络游戏、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黄涉赌等,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孩子,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
3.破坏与周围人的关系。有的孩子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同时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的时间减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亲情逐渐疏远缺失。
4、易造成非正常的人际关系。如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异性之间不正当交往,与陌生人交往而受骗上当等。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例子也是俯拾皆是。
5、易形成手机消费上的攀比心理。手机型号在不断翻新,外形、功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学生之间攀比心理自然会影响到学习或学生的心态,也增加了家庭经济的负担。
6、易引发学生违法行为的发生。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易引发偷窃行为;利用手机上网发帖损毁他人声誉,用手机偷拍相片等侵犯他人隐私等现象,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可能给受害者造成终生的伤害。因此,学生带手机貌似小节,但其危害十分严重,许多教育专家都将其视为中学生最危险的“陷阱”之一。
7、节假日生物钟紊乱。长期使用手机的学生,户外活动少,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连正常的人际交往都大大减少。
为保护孩子视力,让孩子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做出规定: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根据国家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校特提出如下倡议:
1.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学校将不定时组织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一律收缴,并按照《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办法》进行处理,由学校统一保管手机,期末放假前由家长亲自到校申请领取,学生在全班作检讨并受到相应的校纪处分,处分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2.如学生确有个人原因、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同意后方可携带手机进入学校,但进入校园后也要将手机交由班级统一管理,禁止带入课堂。未经许可,在全校范围内,手机不能外显。
3.学生居家期间,应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防止沉迷和成瘾。望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手机使用规则,鼓励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对于手机使用无度且不听父母规劝的学生,家长要积极与班主任联系,适时召开家校共育工作会,帮助学生提升自律意识。
家长朋友们,希望您在家中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倡议家长在家非必要不使用手机,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家长和学校必须担当起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对滥用、乱用、沉溺手机的孩子坚决说不!让我们打造浓厚学习氛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奔跑起来,跨越赶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2023年9月18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