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4中2025年暑假致家长一封信

来源:政教处 作者:常远 发布时间:2025-07-11 18:16:01 浏览次数: 字号:A-A+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2025年暑假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随着万物向光而生,夏日的美好时光悄然而至,我们衷心感谢您对本学期教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了确保学生在暑假期间的安全,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愉快的假期,我们特此提醒您和孩子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一、严防溺水不松懈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家长务必要高度警惕!

1.务必反复强调防溺“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擅自下水施救。

2.孩子有事外出必须经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等水域附近玩耍。家长要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做什么;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何时回。

3.不带孩子前往野外水域游玩、戏水。游玩水上娱乐设施,一定要系安全带并正确穿戴合身的救生衣;海边游玩小心潮汐和离岸流。

4.不在无安全防护的江河湖泊、工地水塘等区域游泳或者玩耍;不要捡拾掉入湖边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湖边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

二、交通安全要牢记

1.在回家、返校以及出游过程中,严禁乘坐黑车、摩的、农运车和超员车辆等。家长驾车时一定要遵守交规,不超速,不酒驾,不超员,安全出行;要保管好车钥匙,不将机动车交给未成年人驾驶。

2.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乘车时遵守秩序;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

3.骑行电动车要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

4.警惕汽车盲区,告诫孩子停驶的汽车也危险,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留,不在车边站。

三、消防安全莫大意

1.高温天气火灾风险较高,长时间外出,请关闭家中电源总闸、煤气阀和天燃气阀,做好家庭防火安全工作。严防电动车火灾,家长要确保电动自行车不进楼入户充电,严禁将电池带回家充电,不飞线充电。

2.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发现有人触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连环触电。

3.不独自使用大型且具有危险的电器,使用燃气灶具时不能长时间无人看管,做到“人走火灭”。

4.在商场、酒店等场所,第一时间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严格遵守场所防火规定,不在禁止吸烟区域吸烟,不违规使用明火。

四、网络安全需警惕

1.为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及时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防范孩子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等行为;

2.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网络,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教育孩子不浏览不健康网页,不要随意注册不熟悉的网站账号,不痴迷游戏,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3.当前网络诈骗频发,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过程,教给孩子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让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4.特别注意防范冒充警察和公检法人员、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关闭各类金融账号等形式的诈骗。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5.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五、食品安全莫忽视

1.夏季高温易加速食物腐败,建议选择新鲜蔬果,不到无证摊点、快餐店、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和“三无”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以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2.教导孩子保持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控制零食摄入量,尤其要减少冷饮、雪糕等生冷食品的食用频率。通过均衡膳食搭配,增强身体免疫力。

六、户外出游安全

1.外出玩游乐设施时,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等要求去选择适合的游乐设备。

2.遵守景区相关规定,让孩子在安全区域内游玩,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

3.露营不能搭建在低矮的河滩、河床上,关注天气变化,留意暴雨预警,谨防上游暴雨引发洪灾或泥石流。

七、恶劣天气安全

1.防中暑: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外出时建议做好防晒,可采取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等方式。

2.雷雨天气避免外出,不使用电视机、电热水器、电脑等电器,并拔除电源插头。

3.经常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洪自护,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外出遇到雷雨时要避开排水井、沟渠和积水处,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远离江河、水塘、水库等危险区域,防止遭遇洪水、雷击、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危险。

八、法制教育不放松

1.教育孩子追求文明健康的生话方式,不乱花钱,不吸烟,不喝酒,远离毒品,不接触淫秽、凶杀等不良的影视作品、书刊,不进营业性电子游戏厅、舞厅、社会网吧,不沉迷于网络和手机。

2.反对和抵制封建迷信话动,拒绝邪教;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3.加强上网监护,引导孩子健康文明上网。家长要教育孩子合理利用网络,不要外出到网吧上网,不在网络上发表和转发不当言论,不传播和下载不健康的信息。

九、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1.引导孩子制定每日计划表,合理分配学习、休息与娱乐时间,避免假期作业前松后紧突击完成,同时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假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2.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请广大家长朋友坚决抵制如以“一对一”“住家教师”“众筹私教”、游学研学、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切实减轻孩子负担。

3.倡导亲子共读,与孩子一同挑选经典书目,在阅读中分享感悟,感受文字魅力,让阅读成为假期的精神养分。

4.确保孩子享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督促其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以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健康。

5.引导孩子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每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鼓励其参与家务劳动,从整理房间、烹饪简单餐食等小事做起,培养其家庭责任感与独立生活能力。

十、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六大高发骗术预警

1.“免费送游戏皮肤/装备”骗局 利用赠送皮肤为诱饵,索要家长微信/支付宝密码或短信验证码。

2.“明星粉丝福利群”骗局 假冒明星助理,诱骗孩子扫码转账以“领取福利”“返利”。

3.“解除防沉迷系统”骗局 谎称可破解游戏时长限制,骗取“解冻费”“保证金”。

4.“扫码领红包/返利”骗局 在短视频、QQ群发布虚假红包二维码,扫码即扣款。

5.“共享视频操作”诈骗 骗子冒充客服/技术人员,以“指导领福利”“退款”为由,诱骗孩子开启QQ/微信屏幕共享功能,偷窥支付密码或篡改账户!

6.“冒充公检法”诈骗 恐吓孩子“涉嫌违法”,要求使用家长手机转账“配合调查”,否则“逮捕父母”,利用孩子恐惧心理操控转账!

 六大防护措施

1.绝对保密支付密码 严禁向孩子透露微信/支付宝/网银支付密码!关闭所有小额免密支付(操作路径:支付设置→安全锁/免密支付)。

2.禁用敏感功能 禁止孩子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尤其QQ、钉钉、会议软件);卸载非必要远程控制软件(如TeamViewer、向日葵)。

3.设立独立孩子空间 开启手机“孩子模式”/“学生模式”,禁用支付类APP;游戏充值使用零钱账户(单日限额≤100元)。

4.强化反诈教育 教会孩子识别公检法诈骗特征:凡是线上办案、索要密码、要求转账的均是骗子!强调“三不铁律”:不透露密码!不扫码!不共享屏幕!

5.实施账户监控 每周检查微信/支付宝账单(重点筛查游戏、直播平台支出);开启账户变动实时短信提醒(勿关闭通知权限)。

6.模拟诈骗测试 用真实案例考问孩子(如:“明星助理让你扫码怎么办?”),强化危机应对能力。

十一、守护孩子心理安全

1.假期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良好时机,家长应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成为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2.用敏锐的观察力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一同观看电影、进行游戏、散步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3.孩子在假期生活中出现负面情绪时,应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积极与父母交流;遇到困难时,也可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十二、关注天然气使用安全

1.使用燃气后,应确保关闭灶具开关、灶前阀,以防止燃气泄漏。若长时间外出,还需关闭总阀开关。

2.购买和使用“三证齐全”(产品合格证、燃气具销售许可证、检验合格证)的合格燃气具产品,天然气管道、燃气器具等设施切勿私自改装。

3.定期检查胶管是否老化、开裂,及时修理更换,以防止燃气泄漏。

4.一旦发现异味,立即敞开门户通风,严禁各种火种进入室内,更不能开关电灯、抽烟及现场拨打电话等,及时到安全地带拨打电话报警。

十三、预防欺凌

1.安全至上,预防为主。教育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矛盾,不冲动,多尊重,多谅解。”;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不招摇、不漏财、不独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多留意,少接触,有苗头,及时避。”

2.面对欺凌,保持冷静。遭受语言暴力时淡然处之,自我反省,无畏回应,肯定自己,调整心理,依法维权;遭受行为暴力时寻找机会逃跑,大声呼救,借助一些小动作为自己创造逃跑的机会。

3.及时报告,依法维权。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务必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孩子的平安健康、快乐成长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愿望。暑假期间,家长应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做好孩子的安全监管和教育,切勿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希望家长朋友们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暑期学习计划,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引导、多一些爱护,确保孩子度过一个美好充实的暑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祝愿您全家幸福、假期愉快!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2025年7月11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