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网上党校>详细内容

网上党校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法规知识竞赛试卷

来源:本网站 作者:wjh 发布时间:2013-11-1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法规知识竞赛试卷

一、填空题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的标志。
5.中国梦是为了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           。
6.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7.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检查一次。
8.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
9.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0.《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二、单项选择
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2.《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
4、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_____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_____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多项选择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
A、民事法律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4.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5.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6.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
A、法定监护B、指定监护C、委托监护D、代理监护
7.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8.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
A、警告B、记过C、送劳动教养D、开除学籍
    四、简答题 1.法的要素有哪些?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

3.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五、案例分析 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